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2018日本研究论坛”系列学术讲座于9月12日在辽宁大学则行楼成功举办。日本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院等院系的部分师生参加。

主讲人简介:黑住真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2016年被聘为名誉教授,其研究涵盖日本思想史、伦理学、比较思想、宗教等领域,是当今日本思想史的巨擘,其代表作《近代日本社会和儒教》被认为是划时代的经典之作。本次黑住教授讲座题目为:日本思想文化形成的机制。
首先,黑住教授阐述了日本思想文化形成的历史,他认为语言对思想表达形成的历史即为文化史,而现在所记录的历史都比较经典,他希望人们更多地了解日本思想史的核心——神道思想,并相应介绍了与生活相关的日本神道。
就文化机制,他提出绳文文化从一万年前到公元前三世纪是日本的主流文化,这段时期内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祭祀,这主要是受当时中国夏殷周的影响。在母系社会中,男性手里的弓箭并不是战争的象征。男性在公元前后走到政治舞台中心,女性则从事与神灵相关的活动,从而形成两个系统。女性系统内部以农业,尤其以水稻为中心。因依附女性神仙,因此人类主动性不强。此外,水稻与天皇关系密切,水稻祭祀仪式是皇宫中重要文化活动。

黑住提出:《日本书纪》主要记载古汉语、中国儒教和佛教等内容,而《古事纪》主要记载日本国内祭祀活动,强调天皇诞生等问题。这两本书均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绳文文化对两本书的成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江户以后,日本学者指出应以《古事纪》为中心,排除汉学影响,强调自身的生产力并且强调对汉学的整理。
黑住提到,研究历史上东亚内部交流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日本国内,更应重视中国,尤其是长江流域,参照长江文明来研究日本绳文时代。近代江户时期,已有汉学家根据该时期特点,将研究大陆和回溯历史相结合作为他们的研究课题。
最后,黑住提出东亚文化不像欧美那样具有对抗性,而更像植物。他提出东亚与其它地方文化合作的观点,这应该被视为针对当时印度和中国。与印度强调时间的永恒性相比,日本更强调瞬间性。中国空间感强,建筑高大,道路宽广,风格气派,而日本地形狭长造成了日本人做事细致的特点。因此日本文化具有具体性、形而上学性、受容性以及依靠性等特点。相比较而言,现在日本应该有更广的眼界和更宏大的历史观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些否定性问题,黑住指出日本应该在把握历史的基础上认识问题。

李彦学副所长进行点评,他提出黑住教授得出的绳文时期对日本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结论及日本母系社会的形成主要受中国殷商文化影响等观点让在座师生受益匪浅。日本没有王朝更迭,而是把天照大神当信仰。李所长对黑住教授所提出的日本从弥生文化开始有了思想史以及日本文化是由中国文化传播过去的观点持肯定态度。黑住教授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对日本思想文化的形成做以详细并富有逻辑的分析。
在讨论环节,黑住教授就日本为何对天皇崇拜可以延续到现在、日本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主流思想文化来源、江户时代儒学地位等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一报告深入浅出,视角独特,逻辑严谨,结论让人耳目一新,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学术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