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18日本研究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三讲于辽宁大学则行楼133会议室成功举办。讲座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协办,领事馆真野新太郎副领事、日本研究所及国际关系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李彦学副所长主持,胡令远教授主讲。
胡令远: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高校智库亚太区域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两岸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教授。此次胡教授讲座题目为:《关于新时代中日关系顶层设计》。
讲座伊始,胡教授讲述了中国要从“形而上”“形而下”两个层面处理新时代的中日关系。就“形而上”层面,他指出党的十九大以后,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有了明显变化。中国经济腾飞以及其背后的制度文明要素逐渐成为人们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在理念和价值观上“形而上”,在让世界洞察中国将如何引领人类发展。
胡教授指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成为中国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的创新课题。一方面,这一课题以及其中的具体内涵是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共识精神及其延伸。另一方面,成体系的国际关系新理论的创建无疑是对我们政治智慧和创新能力的考验。
而“形而下”一指目前中日双方最重要的关切点,二指两国发展的战略取向。胡教授指出,日本对于海上安全问题的担忧与生俱来,并表明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已是大势所趋。他提出,中国也应适度理解日本的关切,一定限度地缓解他们的现实担忧。此外在国家战略取向上,日本在安保体系内试图“走出战后”。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日本国民。
最后,胡教授将中日关系的发展寄希望于在校学生与青年学者身上,并表示看到辽宁大学同学们对中日关系发展所具有的责任意识而感到高兴。他提出构建新时代中日新型关系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崔岩教授随后进行了点评。在交流环节,就中日关系改善的契机及突破点、美国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程度、中日关系四个原则该怎样理解以及是否可以期待新天皇访华等问题,辽大师生分别与胡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




刘晓旭、米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