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1点30分,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会议室成功举办了2017“日本研究论坛”系列讲座的第四场。这次讲座的主题由日本企业战略体系转向了日本动漫产业。

本次讲座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彬老师主讲,我所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出席了讲座。李彬老师创办了辽宁大学日韩创意创业研究中心(LJK),主要研究方向为以日本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创新与公司治理。此次讲座中,李老师首先介绍了称雄亚洲的“动漫王国”——日本,日本动漫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原因,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日本的动漫产业进行了探究和剖析:
一、“3T理论”视角的探析
二、宏观与中微观层次的解读
三、耗散理论视角下的解析
四、管理学视角下的思考
五、地理学视角下的观察
六、金融学视角下的分析
七、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
八、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日本动漫产业获得大发展主要有政治、历史、社会、经济这几方面因素促成。
“3T”指的是“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包容性(tolerance)”。“3T理论”是2002年,城市便利论的支持者、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理查德等人提出的创意产业发展理论。首先技术方面,日本动漫技术已经进入2.5维时代;其次20世纪90年代,日本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培养层次较低的缺陷后,开始大力发展对二次元动漫人才的培养;第三日本动漫取材广泛,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也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从宏观层面来看,日本政府出台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从中观层面来看,日本市场以发达的漫画业为切入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IP跨界融合战略也使得日本动漫产业和其他领域强强联合,互补发挥相乘效果。
从微观层面来看,日本的动漫公司制作、题材的创新给动漫产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日本动漫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

金融学角度分析,中央政府投入的增加和民间资本的资助对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优良独特的融资模式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助推力。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日本的动漫产业形成了以下特点:

宏观日本的动漫产业,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能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在有限的讲座时间中,李彬老师对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老师和同学们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和探讨,2017日研论坛第四次系列讲座圆满成功举行!
